(50)当语彼言:“汝顾恋父母得活者,可顾恋耳。”(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一)
(51)王长史见之,曰:“此童非徒能画,亦终当致名。恨吾老,不见其盛时耳!”(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)
(52)善慧又言:“请以五百银钱,雇五茎耳。”(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卷一)
(十一)而已
共101例(97∶4)。主要出现于陈述句,偶尔也有在感叹、反诘句等的,不过都表限制语气。
1.陈述句(87例)
(53)司徒官属迎吊光武,光武难交私语,深引过而已。(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)
(54)宋武手答云:“床不须局脚,直脚自足,钉不须银度,铁钉而已。”(《殷芸小说》卷一)
2.感叹句、反诘句(13例)
(55)至若樊绰、程大昌、金履祥、李元阳等,纷纷辩论,击风捕影,了无所得,徒献笑于后人而已!(《水经注》卷四十)
“耳”本是“而已”的合音,一直以来两者都在使用,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者逐渐产生了些微差异,即“耳”还可以表肯定、强调语气,这却是“而已”所不具备的。比如前面的“恨吾老,不见其盛时耳!”的“耳”就不能替换为“而已”。“耳”虽为“而已”的合音,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,逐渐衍生出新的语气义,而“而已”却没有。这可能是文字影响语言的实例,由于字形及语音的不同,两者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产生差异了,汉语史上不乏这类事例。